叶 峰 《美术观察》2003年第10期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艺术当随时代,如西方绘画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那便是文艺复兴时期、印象派时期和现代时期。每次变迁都是社会发展变化、时代影响的结果。现实主义绘画的产生、发展、完善也总是紧跟时代步伐的。 中国当下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毫不例外也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它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伟大时代的闪光点,反映生活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他们的思想、理念和追求,反映他们生活环境的变迁。王式廓先生的《血衣》、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就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经典之作。 民族艺术语言的形成,来源于艺术对它所处时代的思想、信仰和风俗习惯的解读。如中国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是在“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道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中国绘画独特的面貌,它以写意为主体,超越时空限制,形成了“天人合一”、“以形写神”的艺术观和以线造型的表现手法。“阴阳相克相生”和“无即有、有即无”的哲学观,构建了中国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 民族的艺术语言,是表达民族时代精神的载体,是各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是各民族特有的艺术观和艺术形式的具体表现。当下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努力融进中华民族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段,使之更丰富多彩,更适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需求。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必须要有民族的艺术语言,才能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 当前,我国很多画家都在努力学贯中西,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现代感,在学习西方传统绘画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艺术的本质及其构架。我认为现代艺术的关键在于抽象,它撕开了具象的外衣,摄取其构成的抽象因素,以点、线、面、体和色彩的不同组合,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如俄国画家希施金的《松树林》,以不同长短、宽窄的垂直线近似排列、重复构成给人以崇高的美感。同样,蒙得里安的抽象绘画,以不同明度、纯度方形色块的组合,给人以稳定、安祥的美感。 任何流派的艺术家都离不开对抽象元素的应用,现实主义具象艺术尤其如此。因为抽象因素被具象物体的外观所掩盖,要把它从具象中提炼出来,就犹如从人体抽象出细胞基因的构成一样困难,需要有精深的艺术素养和高度的艺术敏感。塞尚曾提出:“一定得从自然界中看到圆柱形、平面、圆锥形”。“大自然的一切物体皆由球体、圆筒体构成。” 现代绘画五花八门,有的在心灵世界、幻想世界、精神世界、情绪世界上大作文章,甚至不考虑内在的抽象构成因素,但只要是以形、色表现出来,便均离不开抽象元素的内在动因。如表现主义画家们,他们的作品之所以给观众强烈的野性冲动感,是由于他们提倡直觉主义和创造精神,避免预先的构思,追求在心不在焉的作画过程中得到意外收获的冒险快感,由此确立整个过程中无意和偶发的美学价值,实际上这种偶得的美常是由抽象因素的无序排列组合和色彩的不谐和对比造成的。 综上所述,时代精神、民族语言、现代形式是开启现代绘画艺术的钥匙,也是现实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指路明灯。